他始终匠心独具、孜孜探索,全身心投入基层教育,用情守护学生成长;
他始终兢兢业业、坚守初心,用实际行动践行教书育人的人生箴言;
他始终认真履职、敢于创新,书写人大代表为民代言的初心使命。
他,就是大连市十七届人大代表、瓦房店市第二初级中学书记卫天武。

立德树人,他是师生成长的“领路人”
从事教育工作30多年,历经3所学校,历任多种职务。无论在教育教学第一线,还是在学校行政岗位上,他都兢兢业业,心系教育事业,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,关心教师发展,关爱学生成长,做有情怀的教师,做有温度的教育。
做老师,“培德先于育才,育人不计辛勤”在他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得到完美阐释。他喜欢与学生为伴,在他的思想里,“不和学生多接触交流是老师的损失”。他总是用心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,不以分数的高低去评价一个学生,而是注重学生的多元发展。他经常与学生促膝谈心,每次谈话都会给学生成长的建议,引导或敲醒睡梦中的学生,对他们的未来成长负责。送走一届学生就是放飞一次梦想和希望。二十多年来,他教过的学生先后走向了社会的各个岗位,但无论隔多久多远,总有学生惦记他,总能收到学生的问候,他认为这就是最幸福的事儿。
做领导,身先士卒、率先垂范、一以贯之,这是他建设教师队伍的一个“法宝”。坚持以人为本、刚柔并济的办法,严管理,强爱护。领导班子建设重团结,树立全面服务师生发展、全力促进质量提升的理念。教师发展重梯队,分层培养,着力培养年轻教师和优秀教师。将学校长远发展、文化建设和教师成长质量结合起来,用共同愿景凝聚力量,达到师生齐心的目标。几番努力与辛苦,教师队伍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,学校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前列,获得上级部门、师生和家长的好评。
勇毅前行,他是校园安全的“守护人”
作为教师,必须为学生的安全负责。他敢担当、作表率,以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,把安全这项关系每个孩子和家庭幸福的重要工作牢记在心。坚持开展防灾减灾应急演练、消防演练、防空演练等演练,全力提升师生自我防护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。
每天上下学,他都会准时出现在学校门口,和同事一起组织学生有序出入校门。无数个寒冬,只要是下雪天,他都带领领导班子集体扫雪,这已是“家常便饭”,成为不约而同的“仪式”。本着“再苦不能苦孩子”的初心,他严把食堂饭菜质量,走进学生餐厅“陪餐”,关心学生就餐情况。这种数年如一日的坚守,已然成为他教育生涯中的习惯,风雨无阻。与派出所、交通队沟通,常态化设立护学岗,全方面强化上、下学时段学校门口交通疏导、治安维护,在他的细心管理下,学校门口的秩序如一道靓丽风景线,赢得社会和家长的赞誉。
新冠疫情突袭,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,确保学校学生平安,他坚守工作岗位,积极响应市人大常委会的号召,带领领导班子及广大教师踊跃参与,争做志愿者,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战线中来。三年疫情,他带领二中人和新华街道人员完美配合,共同合力完成全市居民核算检测10余次。不分白天黑夜、不计得失,坚决服从安排,用实际行动诠释 “人民代表为人民”的庄严承诺。
履职尽责,他是人民群众的“代言人”
他既是人民教师,也是人大代表。两者不同的身份,却都承载着沉甸甸的责任和期望。成为人大代表以来,他时刻提醒自己既是一名教育工作者,还要做一名为群众代言的人大代表。
成为人大代表后,他积极参加人大组织的培训、调研、视察、督办等活动,努力提高履职能力,更加自觉地站到全局的高度发现问题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,为助推教育工作发展积极建言献策。他主动学习代表履职知识,切实履行代表职责,倾听广大教师、家长、学生的声音。
在深入走访联系群众中,他注重收集群众的想法和建议,真实反映广大群众的心声和诉求,在人大会议期间提出了《关于一线教师退休机制及性别比例建议》《关于普及大连太极拳运动应从教师抓起的建议》《关于取缔鑫业大市场周边马路市场建议》《关于在全域范围内统一教室护眼灯标准,保护学生视力的建议》《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自身保护教育工作的建议》等建议。
作为人大代表,他在潜心投入教育事业的同时,时刻不忘代表的责任与使命,用担当实干书写了精彩的履职答卷。平日工作再忙碌,他也坚持与学生谈心、与老师交流,广泛听取师生、家长的意见建议,为提好代表建议打下坚实基础。
“琢之磨之,玉汝于成”,打磨一块璞玉需要足够的毅力,建设一所学校更需要付出。作为一名基层学校书记,他常说:“认真做事只能把事做对,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好,我的目标就是办好一所家门口的学校,造福一方百姓!”
从人民教师到人大代表,他始终不忘初心,所见所闻无不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,所思所想无不体现一名人大代表的职责与担当。